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人民铁道报:建设平台上的“舞者”

发布日期:2014-04-18来源:人民铁道报
分享到:

 

  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机场线是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交通配套项目。2014年年初,随着5号联络通道主体工程的完工,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南京工程指挥部承担的南京至高淳城际轨道机场线TA04标全面竣工。中铁四局集团建设者凭借南京地铁机场线高、精、尖、难建设的舞台,实现了在南京地铁市场的华丽“转身”。

  TA04标盾构施工需下穿京沪高铁桥群、机场高速公路跨宏运大道立交桥、工业厂房建筑群和秦淮新河,线路呈S型,曲线半径小,地质构造复杂多变。地铁盾构机下穿开通运营的时速300公里的高铁在国内还无先例,没有指导性的施工参数或工法科研成果可以遵循。该工程被南京地铁公司称为“机场线第一难”。

  工程指挥部把安全作业放在第一位,精心组织,邀请技术专家组到现场指导,借鉴当前国内外最先进的技术,结合工程的实际特点,认真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方案和分项实施方案。按照施工方案,盾构机下穿高铁桥群需要作业人员在高铁桥墩之间的地面打一排隔离钻孔灌注桩。工程指挥部对钻桩机进行了改造,并采用拉索措施,防止机械倾倒。他们实行“一机多人”的卡控措施,并组织两家监测单位采用光纤光栅技术对桥群实施监测,顺利完成了133根桩基的加固任务,过程监测累计最大沉降只有0.4毫米。

  机场线盾构机穿越的第一道 “封锁”就是对沉降控制要求最高的高铁桥群。穿越高铁桥群的沉降控制范围为正负3毫米,一旦出错就没有补救余地。为此,工程指挥部和业主、监理、铁路相关站段、监测单位专门成立了穿越高铁桥群指挥系统,经过在类似高铁桥群地质的30米试验段的反复试验,终于研制出盾构施工“双控”施工技术。该工程指挥部通过以往施工实践经验与试验段地表沉降结果不断优化盾构机推进参数,完善施工工艺,及时总结穿越的最佳参数,精细量测出渣量,合理改良渣土,并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同步注浆、二次注浆方量。经过46天的奋战,盾构机终于成功穿越高铁桥群,监测单位出具的92份监测报告显示,累计最大墩身沉降仅0.38毫米。

  在盾构施工中,该工程指挥部主动出击,在厂区外使用先进仪器对房屋进行沉降观测的同时加强洞内监测,及时进行二次注浆补压浆施工;对盾构设备加强维修保养,进行24小时不间断连续施工,以避免盾构机长时间停顿引起的后期沉降。

  下穿秦淮新河是掘进中的又一个一级风险源。秦淮新河宽106米,盾构机呈圆曲线下坡斜穿秦淮新河,有3处勘探孔位于地铁隧道范围内,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螺旋机喷涌和盾尾漏水现象。为此,工程指挥部通过现场预设的测量点定位盾构机的实际位置,派潜水员寻找已贯穿的勘探孔,采取土工布覆盖并在上方堆码沙袋的方法封堵勘探孔,在螺旋机出口处加焊蝶阀,完善洞内排水设施。在穿越秦淮新河过程中,他们坚持领导跟班、值班制及现场交接班制度,在预定隧道位置安装止水环。技术人员严格控制土压变化,每15环进行一次双液注浆封环,阻隔后部水体流通通道,缓解盾尾水压。他们在土仓和螺旋机内加入高分子聚合物,防止出现喷涌现象,确保了盾构机在穿越河底过程中的施工安全及成型隧道的质量。

  面对难度如此之大的工程,成功穿越 “封锁”的参建员工如建设平台上翩翩起舞的舞者,他们的“舞步”将被定格在南京城市地铁轨道的双行线上。(本报特约记者 舒郁仁 本报通讯员 杨洪兵)

             

文章录入:luhui      责任编辑:江龙余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