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站群:
工会网 |电视新闻中心 |《铁道建设》报 |网络学习平台 |文明网 |南京分公司 |电气化公司 |装饰公司 |工程材料公司 |城轨公司 |物资公司 |机电公司 |钢结构公司 |五公司 |二公司 |一公司
更多
当前位置:宣教 > 典型宣传 > 正文

闫子才:用科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发布日期:2011-07-22 来源:局企业文化部
分享到:

    闫子才,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67年4月闫子才出生于皖北利辛县人一个贫穷的家庭。儿时,母亲曾经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长大后做事做人就像建桥一样,桥牢固不牢固,关键在于桥的根基实不实、桥墩坚固不坚固。从此,“桥梁”这个词就深深地印在了他的脑海里,伴随着他走过小学、中学、大学和工作,他的成长之路,就如一座座优质桥梁建成的记载。
    1990年7月,以优异成绩从西南交通大学本科毕业的闫子才,不仅获得了三年内可随时在母校攻读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而且被破格直接分配驻省城的铁四局机关工作。在机关短暂工作一段时间后,闫子才服从组织安排,来到阜阳市颍河公路大桥建设工地在铁四局二公司桥工段综合二班接受劳动锻炼。在劳动锻炼中,他与工友们打成一片,对建筑工地产生深厚的感情,决心劳动锻炼结束后不回局机关,继续在基层一线工地奉献自己的青春。在桥工段工作两年后,他重回母校就读硕士研究生。1995年研究生毕业,闫子才回到铁四局二公司施工现场。在现场一呆就是十几年,历任工程师、技术主管、工程段副段长、项目经理,从苏州的胥江桥,到沪杭高速王店连接线,到南京集庆门大桥,到秦沈客运专线,到淮北长山路斜拉桥,到淮河铁路特大桥,到上海共和新路蕴藻浜高架桥,体验了一项工程接一项工程的施工现场锻炼。
    1998年3月,闫子才担任铁四局二处南京集庆门大桥项目经理兼党支部书记。集庆门大桥“V”型桥墩上部三跨32米+50米+32米连续刚构,采用“V”型托架。闫子才带领经理部员工采用临时水平预应力和墩内格构式平衡架体系,克服内力复杂“V”型墩施工常见的根部开裂、线型不畅的通病,圆满实现了“V”型墩合拢;将墩壁施工的平衡架与箱梁施工托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减少了支架施工的投入,确保了工程质量,缩短了工期。1999年底,该工程被南京市建委评为优良工程。
    2000年4月,淮北长山路哑铃型钢管混凝土结构独塔双索面斜拉桥开始施工。这是当时国内正在兴建的两座同类型斜拉桥之一,主塔高16.96米,塔身为四根直径1.5米钢管组成的哑铃形结构,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作为二公司副总工程师、经理部总工程师,闫子才带领技术人员创造出“分批张拉梁体预应力、小量级多轮次张拉斜拉索”工艺,成功解决了主梁体系转换的技术难题。该项施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工程荣获2002年铁道部优质工程和安徽省黄山杯奖。他带领的钢管混凝土主塔施工工艺QC小组被评为全国优秀QC小组。
    2001年,闫子才参与“淮河铁路特大桥”施工技术管理,与广大参建员工一道,利用双壁钢围堰技术解决了深水裸岩上承台施工围堰立足难题。采用高压旋喷桩止水技术,解决了深水细砂黏土地层中封底水下混凝土渗漏问题。 主持的多跨钢梁一次整体浮拖就位, 创造了当时国内多支点浮拖钢梁长度达190.48米新记录。该项技术当时为国内首创,荣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6月,闫子才走上二公司总工程师的岗位。为了适应企业规模经营发展战略需要,他牵头对技术管理工作进行了细化,先后制定了《测量复核制度》、《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技术交底制度》等10余项管理制度,使全公司技术管理不断完善。
    2004年1月,闫子才走上中铁四局副总工程师的岗位,2005年4月兼任局技术中心主任,主抓全局科研工作。他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在两年多时间里共开展科研任务62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总公司级科技进步奖11项;获得国家级工法3项,省部级工法16项;取得专利4项。其中,“数字轨道交通工程集成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在2006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被评为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期间,中铁四局完成的上海F1赛车场赛道施工技术研究项目是我国首次建造的国际一级方程式赛车场,也是世界上唯一建造在软土地基上的赛车场。该项目科研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工程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闫子才参与了举世瞩目的杭州湾跨海大桥Ⅸ-A合同段施工技术控制,为大桥顺利施工做出了积极贡献。2005年,闫子才亲自主持云南澜沧江悬索桥施工技术,常驻现场编制技术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监督方案实施,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该桥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钢砼叠合梁悬索桥,也是我国首座钢砼叠合梁作主梁、装配拴接式固定主鞍、采用张拉锚跨丝股拽拖桥塔施工的悬索桥。施工中,他带领技术人员研制发明了多顶同步张拉系统,分批、分次同步张拉锚跨丝股,成功地将所有索股间应力差控制在150Mpa以内,顺利完成了悬索梁安装。该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荣获2006年度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获得一次发明专利。该桥竣工后被评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优质工程、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火车头优质工程。
    2007年8月,闫子才担任中铁四局总工程师,负责全局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在新的岗位上,他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及推广应用,先后主持解决了900吨箱梁运架设备研制及应用、箱梁快速预制、移动模架研制及应用、跨越高速公路长大钢梁施工等众多技术难题,为客运专线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主持了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泵送灌注车的科研工作,无砟轨道水泥乳化沥青砂浆搅拌泵送灌注车是目前国内能生产国产各种配方高低弹模砂浆的专业设备,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性能及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哈大、武广、沪宁、石武、甬台温等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工程施工中,受到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好评,推广应用前景广阔。该成果获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2009年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并申请了13项专利。他组织了铁道部科研项目《高速铁路无缝线路长轨条铺轨机组的研制(A)》的科研攻关,研制出了第一台具有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知识产权的CPG500型无缝线路长轨条铺轨机组,已于2005年通过铁道部验收,2007年通过铁道部科技司组织的成果鉴定,并正式投入哈大、武广、沪宁、石武、甬台温等铁路客运专线施工,解决了客运专线和高速铁路一次铺设无缝线路技术难题,其科研成果获2006年度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组织了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预制设备国产化研制科研攻关,自主开发设计了第一条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生产线,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 CRTS I型双块式轨枕制造成套设备为无砟轨道轨枕的预制提供了先进的施工设备,同时配套以科学、合理、先进的轨枕预制施工工艺,达到高效、高质预制轨枕的目的。在武广客运专线第一个完成了双块式无砟轨道轨枕的试生产,试验表明生产线各项性能指标均符合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轨枕施工质量技术要求。该成果获2009年度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他组织的“新建合肥至南京铁路关键技术”获2009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特等奖;他主持开展了“高性能混凝土配制及检测技术试验研究”、“外加剂技术研究”、“CA砂浆、A乳剂的再创新和工业化生产及应用”等新产品及新材料的研究。研制出掺量低、与水泥和矿物外掺料适应性好、减水率高、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满足高速铁路施工要求的高速铁路用聚羧酸系高性能的RAWY-101减水剂,并已形成产业化生产。在无碴轨道CA砂浆A乳剂的研究开发中,积极开展新产品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就建立了A乳剂生产线,并生产出合格的A乳剂产品,投入到武广、沪宁、石武等客运专线武汉试验段工程进行应用;他主持研究的快速制梁工艺已经在合蚌客专二标水湖梁场得到成功运用,快速制梁工艺减少了梁场耕地占有量,加快了制梁速度,具有较强的综合经济效益,该工艺得到铁道部卢春房副部长的高度评价,铁道部已下文要求予以推广,我局承建的合福客专站前一标工程中的长临河梁场将作为试点之一。
    在推动企业科技开发研究和应用的同时,闫子才积极谋划为企业争取各类的科研补助和政策支持:2009年中铁四局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2009年全局共享受各级减免和优惠政策资金共3300多万元,2010年上半年申请的奖励及补助资金达1200多万元。
    2009年以后,根据局统一安排,闫子才还分片主管中铁四局合肥周边地区工程项目,兼任合蚌二标、合肥枢纽一标和合肥南环线工程指挥长。他提出“打破常规不违规,强攻硬上不蛮干”等管理理念。各工程项目进展顺利,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施工质量有序可控。
    闫子才先后被评为1997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青年科技拔尖人才”、“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中铁四局“1999~2000年度学科带头人”,2000年中铁四局“十大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01年“安徽省青年岗位能手”,2005年“安徽青年科技奖”,2006年“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劳动模范”。2006年,入选“安徽省建设工程质量技术专家库”专家,2009年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2010年被评为“股份公司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文稿整理:徐则波)

 

文章录入:路辉      责任编辑:路辉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