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年鉴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站群:
工会网 |电视新闻中心 |《铁道建设》报 |网络学习平台 |文明网 |南京分公司 |电气化公司 |装饰公司 |工程材料公司 |城轨公司 |物资公司 |机电公司 |钢结构公司 |五公司 |二公司 |一公司
更多
当前位置:宣教 > 典型宣传 > 正文

王保德:抢修铁路战场上的拼命三郎

发布日期:2011-07-22 来源:局企业文化部
分享到:

    王保德,男,汉族,吉林省长春市人,1913年出生,中共党员,1951年1月9日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三大队十三小队队长。他英勇顽强,3次负伤不下火线,荣立一等功,获志愿军二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三级国旗勋章。他带领的小队,也荣立两次集体一等功。
    1951年1月14日起,敌机连续3天对朝鲜熙川火车站进行疯狂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第三大队在总队政委田志周的率领下,来到满浦线熙川车站,所乘军列在北站口附近的隧道里待避。熙川这个曾被联合国军土耳其旅一度占领,又被志愿军就地击溃的临时战场,被敌机轰炸得体无完肤。站房已残缺不全,通讯信号设施荡然无存,弹坑连着弹坑,遍布定时炸弹,仅有的3股道多处断裂、扭曲,部分翘起的钢轨连着枕木,给人以风中摇动之感,一片凄然之状。当时,熙川分局只有由朝鲜妇女组成的抢修队伍,不要说恢复站场通车,就是填充弹坑也难以胜任。在这危难之际,工程总队犹如神兵天降,使熙川铁路分局领导愁眉开展,他们立即向军管局请求:把三大队留下抢修。军管局当即决定:三大队暂停南进,全力抢修,必须在当夜零点以前通车。
    总队政委田志周主持在车站南端的一个隧道内召开干部会议。四中队教导员张福禄、中队长齐风才、十三小队长王保德、十四小队长陶乃肥、十五小队班长时秀生等参加会议。田志周政委强调:“志愿军连续打了三次战役,部队极度疲劳,缺员急待补充,加之战线南移,运输线延长,供应更加困难,军队一日不可无粮弹,急需把军需物资运上去,必须争分夺秒地把线路抢通”。并指示:“在抢修前,派几个人摸清站内定时炸弹的分布情况,把有定时炸弹的地方作出标志,以免造成伤亡。”
    根据大队长所作的具体战斗部署,王保德与陶乃肥、时秀生前往站内侦察。3人怀揣小旗进入站场,仿佛进入了一个充满死亡悬念,充满沉寂和陌生的世界,甚至听到了定时炸弹嘀嗒嘀嗒的声响,这种定时炸弹引而待发的境界,令人毛骨悚然。可是3个人都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自己是共产党员,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不能退后一步,必须完成任务。3个人跨过小桥,在桥头发现一颗定时弹,他们在定时炸弹旁边插上一面小旗。当他们警觉地越过此弹七、八米时,忽然石破天惊的一声巨响从身后传来,3人均被炸弹崩出的泥土所埋。王保德颈上被泥土箍紧,并渗出血来。时秀生被砸得不能动弹,鲜血隔着棉裤透了出来,血色逐渐向外扩大,罩满灰垢的脸因疼痛而不断抽搐,但他咬着牙没有叫喊。3人互相帮助着爬起来在站内完成侦察任务以后,没有从原路返回,而是从路堤下去,以为这样会安全一些。可当他们刚一下坡,又听到轰地一声闷响,一颗定时炸弹在距他们不到6米的地方爆炸了,大小冻土块冲上他们的头顶,几个人下意识地急速低头扭身,身还没扭正,有一整块足有两立方的冻土向他们挤压过来。陶乃肥被冻土击倒,爬起来的时候已是满脸是血。时秀生再遭厄运,被埋得只有大衣袖子和头发露在外面。陶乃肥、王保德赶上前去,用力为时秀生扒土。大队长赵树林从陶、王、时3人进站场起就蹲在一个角落一直盯着他们,第一次他们遇炸时,赵树林就要带人冲向站场被人拦住了。当他隐约看见三人从硝烟中爬起来的时候,他大声喊:“没死,没死。”第二次爆炸声传来,他一抡胳膊大喊:“跟我来!”十余名战士跟他冲到出事地点,时秀生已被扒了出来,泥头土脸,满身鲜血,昏迷不醒,抬到洞口,大队决定立即送回国内治疗。王保德与陶乃肥死里逃生,虚惊之后,伤痛依然发作,可是恶战在即,他俩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不能丢下各自的小队,他们一走军心必乱。王保德回到山洞喘息未定,又挣扎着想站起来,腿一软又一屁股坐下。他想,我决不能离开战场,当领导的一走军心必乱。他咬着牙再次挺起身来,用手扶着腿,一歪一扭地走到车站,指挥他的小队处理股道内的定时炸弹和平整站场。全大队经过10个小时的奋战,股道很快复原,20时通车,16列军列陆续通过熙川车站。
    1951年2月9日,成群的敌机,轮番轰炸价古至明文区段的线路,企图中断志愿军前方急需的粮弹。此时有6列军车受阻,待避于价古北桥头隧道。王保德带领十三小队,跑步到被炸现场抢修。线路已被炸断,到处是弹坑,经过侦察,还散布几十颗定时炸弹。在清除定时炸弹中,有3颗定时炸弹爆炸,炸伤9名工人,经过包扎后,王保德领着工人把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到了11日凌晨,经过两天两夜奋战,线路即将修通,敌机又来骚扰,把线路炸得遍体鳞伤,又扔下十几颗定时炸弹,有一颗定时炸弹爆炸,崩起的石头砸在王保德的右肩胛骨上,右胳膊也负了伤。王保德当时昏迷过去,过了十几分钟才清醒过来,他用一只手扶地,支撑起身体,不但没站起来又摔倒在地,战士们来救护他,他反倒命令战士把他身边的3名伤员送到大队急救。指导员宋本令让他回去医伤,他摆摆手说:“不要紧,当年罗通扫北,还能盘肠大战呢,我一个共产党员,连这点伤还忍受不了吗。”说着晃晃悠悠地挺起身来,悄悄地说:“我们都是指挥员,有我们在,稳定军心啊!”工人们看着队长这样坚强, 这样的不屈不挠,人人奋勇当先,个个挥汗如雨, 提前半天质量良好地抢通了线路。
    1951年8月18日晨9时,12架舰载B-51型轰炸机在东林集中地轰炸了站外线,3公里线路被炸,有8根钢轨烧弯,80余根枕木被炸飞或破损。王保德带着一班战士奔向站内,拆卸第一货物线的8根钢轨,当他们推着装满钢轨的平板车,行至信号机附近时,8架敌机又进行空袭,令他们猝不及防。灼人的气浪和冲击波,把他们的平板车冲得左摇右晃,随即弹片和石块如雨般落在平板车上。站内浓烟蔽日,烈火熊熊。王保德发现物资仓库被炸着,四、五米内烟尘四起,他立刻向库房冲去,他刚跑出8米左右,密集的子弹在他的四周炒豆似的爆响,他一个趔趄倒在轨边,凭自己的直觉是中弹了,他想爬起来,大腿还没撑起来,又摔倒在地,他咬着嘴唇想再爬起时,左腿像丢了一般,刚一挺身又躺倒在地。这时,他才发现左腿膝盖以下已被鲜血浸透,他撕开血染的裤子,露出煞白的膝盖骨,四周是翻卷的肉皮,血流不断,他从衬衣撕下布条,在膝盖上缠紧捆死。这时一班战士赶到,抬上他准备送往医院急救。王保德喊着:“把我放下,这个时候不能分散人力,耽误抢修。”人们不听他的,又将他抬起。王保德大发雷霆:“放下!刘班长,我命令你带一半人赶紧救火,一半人在10分钟内把钢轨送到被炸现场!”话音刚落就昏迷过去。两名战士把他转移到安全地带。直到将火扑灭,线路抢通才被人送到医院。他只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就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地回到小队。他离不开战场,舍不得战士。他说:“宁肯躺在战场,也不安逸地睡在床上”。
    王保德以惊人的毅力三次负伤不下火线,作为一种拼搏抢修铁路的精神力量,燃烧在三大队官兵的心头,大家都以他为榜样人人争取立功。
    总队政委田志周称王保德是硬骨头、钢铁战士。1953年7月20日,铁道援朝工程总队党委作出授予王保德党内当众奖励的决定。
    1951年2月初,岭美至云田间,敌机一天轰炸我军铁路运输线三、四次,每次被炸后,王保德立刻跑到现场,调查破坏情况,做出抢修计划。在抢修的4天4夜中,王保德只睡过一次觉。线路抢通后缺少钢轨,为争取时间,他在云田车站找到一些已废置20多年的旧钢轨,经过精心选择,将残破的铁轨锯下,将可用部分连接起来,顺利完成铺轨任务。
    1951年12月12日,三大队四中队来到肃川至万城区间助勤抢养(即抢修又养路)线路。在朝鲜运输战线流传一句话:“挠头的‘29’,难过的‘317’。”“29”在满浦线价川至顺川间的龙源里,“317”就在京义线的肃川至万城间。在“绞杀战”中,每天必有5~8次,每次3~12架乃至几十架敌机飞临“317”轮番轰炸。敌机长期轰炸后,路基上弹坑连着弹坑,弹坑套着弹坑。“317”地面狭窄,投入兵力少无济于事,投入兵力多又施展不开,困难极多。
    这一次四中队来了4个小队到铁道兵二师二、三大队助勤。王保德带领的十三小队担任K317+600~318+600区间的抢养工作,这是最艰险的一段。当时天寒地冻,“317”是抢修人员最密集的地方,住房拥挤,王保德让战士们住进暖和的房子里,自己找了间破烂的空房铺上稻草便宿在那里。这种先人后己的表现,让战士深受感动。
    王保德一放下行李,便找兵团三大队的领导,询问敌机轰炸的规律,按规律昼夜施工。王保德小队虽然抢养的线路只有一公里,但是工作量相当大,填弹坑就消耗他们很多的劳动力,敌机常来骚扰又耗费他们大量的时间。每有空袭,王保德总是先让战士疏散,自己最后撤离现场。他的身上被敌机炸起的冻土块砸得遍体鳞伤,青一块紫一块的。12月19日,刚把弹坑填平修好路基,敌机又接连7次进行轰炸扫射,修了炸,炸了修,反反复复,王保德带领战士随炸随修,依然保持夜间通车。养路没有镐把,他便领人上山伐木及时加工,从不影响工作。
    王保德发现K317+700里程处枕木排架与两头线路不平,列车通过时颠簸十分严重,容易发生脱轨事故。他向二师三大队提出将枕木排架拆除,填土夯平。这个建议被采纳后,列车通过那里时平平稳稳,消除了隐患。经过18天的抢养,四中队担负的兵团二、三大队营区3850米的养护段,行车时速由5公里提高到30公里。12月31日,四中队又接受了新的战斗任务,王保德小队也离开了317工地。
    王保德不畏艰难险阻,身先士卒的行动,深受职工爱戴。身教胜于言教,因此,他无论布置什么任务,都能一呼百应,势如破竹。他们的小队曾两次荣立集体一等功。越是这样,王保德越加谦虚谨慎,只要不是紧急状态,有什么任务都能充分发扬民主,动员大家提合理化建议。
    1953年反登陆备战时,在土石方施工中,他与大家一起商讨,创造了“五星爆破法”,提高工效一倍,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王保德在抗美援朝战场三次负伤不下火线,拼命抢修铁路的英勇事迹,曾在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总队广为传诵,也将永远地激励中铁四局的后来者在艰苦的筑路生涯中奋发向上,为祖国基本建设拼搏进取做贡献。(文稿整理:佚 名)

 

文章录入:路辉      责任编辑:路辉
相关阅读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