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龙玲
个人之见:一部电影如果要称得上好,首先是要讲好一个故事;在此基础上要有思想和内涵,经得起人琢磨和回味。
讲好故事有很多讲究。故事的结构、情节推进、人物的设定,这些考验的是编剧的功力;画面构图、演员的表演、摄影的角度、后期剪辑、配乐等等,则是导演的把控范围。综合起来,才有了银幕上的光影变幻。而让观众走出影院还能回味和思索的,则是影片的思想性,在这个漂亮的壳下,是否有一个坚硬的核,它是否贴近了我们的现实生活、揭示某种社会现象、挖掘了人性根源。以此为据,我认为《黑客帝国》和《盗梦空间》是好电影,《猩球崛起》和《肖申客的救赎》更是好电影。而对于国产影片,我的要求已然降低了许多,尽管如此,,我还是要说《鸿门宴》是一部很糟糕的影片。
先说结构。《鸿门宴》采用了倒叙的方式,故事的开头虽有故弄玄虚之嫌,倒还说得过去。宴会的部分讲得不错,有点新意也比较抓人,糟的是影片后三分之一的部分。按说宴会结束了故事就基本结束了,后面的情节可用字幕或配音一笔带过,然而影片却拉拉扯扯地讲了半天。我看到影院里不时有观众以为结束了,站起来准备离场,等了半天不见字幕,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地尴尬着。就好像你请客,酒喝了菜吃了,杯中酒都清了,又左一盆汤,右一碗面,汤汤水水地摆上来……
再说人物。没看过这部电影的人,可能以为鸿门宴是以项羽刘邦项庄樊哙为主角的故事,看了电影才知道,其实主角成了范增和张良。整部影片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当是范增,人物命运跌宕起伏,性格丰富饱满,老道的黄秋生,无论表情动作还是台词眼神,都非常到位,只他一人的表演便值回一半的票价。剧中张良则是一个棋道高手,也是一个高段位谋士,从最初的市场卖艺到试探刘邦再到宴会一战,堪称有勇有谋。张涵予的表演没有什么问题,可不知道为什么他一开口,我就想起谷子地,也许是那个角色太深入人心了。
这两位谋士撑起了这部影片,反观其他人物倒成了配角。天然呆的黎明演的刘邦比他演的梅兰芳强,但强得不多;同样,人人都说进步很大的冯绍峰,一出场就让我想起了《月光宝盒》里的牛魔王,演技的确有进步但进步不太大,尤其是站在黄秋生的旁边,真是惨不忍睹;陈小春也老了,演的樊哙太过用力,勉强算及格吧。至于韩信和虞姬,我只能用莫名其妙来形容,人物的设置莫名其妙,演员的表演更是不知所云。一句话概括,人物浮于表面,缺少心理变化的挖掘,尤其是刘邦,从项王属下到擅入咸阳,转变过于肤浅。虞姬与刘项二人的感情也缺少支撑和铺垫,一见钟情?你糊弄谁呢!
再谈情节。人物的问题其实就是情节设定的问题,140分钟的电影里战争戏分过重,却没能铺陈像样的情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心理,使得每一个人都是流于表面的脸谱化。抛开是否忠于历史这个问题不谈,全剧只有宴会的部分采用了棋局的设计而不是喝酒吃肉,能称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创意,其他的部分都只能算勉强。韩信是大将,但不表示他有惊人的武功,项羽刺杀楚怀王,单凭他一人之力就能挽救?鸿门宴上项羽意杀刘邦,仅凭一道旨意就改了主意?还有虞姬,我发现只要是有虞姬的戏,影院里都会响起笑声。虞姬和项羽初次见面,秦的官员竟然会用项的性命来逼迫虞姬,更要命的是项羽那句“你喜欢上我了么?”,影院里更是笑声一片,项羽,你有多自恋!
问题不少,但也不是没有亮点,至少鸿门宴那一场戏还是很精彩的,场面调度和剪辑都很有序,烘托出了紧张的气氛,有港产黑帮片的神韵,尤其是对虬髯客的用刑和两人对弈时的对白都很俊,足见导演还是用了心的。此外《鸿门宴》还是一部很欢乐的电影,导演很用心的在一些细节上下功夫,但是功夫下重了,观众反倒不买账了。比方说服装造型和道具做得很精致但明显和年代不符,很容易让观众出戏,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汉王军队的符节是葫芦形状、刘邦为什么戴着明朝样式的头盔,还有随处可见的磨砂杯和不锈钢刀剑?而樊哙让龙且猜手指和虞姬自尽的段落,则会让金庸迷们会心一笑。埃及有一部电影,名叫《只有爱情不够的》,我想说,李仁港导演,想拍一部好电影,只有诚意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