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班子担负着领导项目经营发展的重任,只有维护好班子的团结协作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才能促进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班子的团结协作对项目管理至关重要,党工委从强化思想认识、民主管理和和谐共事三个方面加强班子建设。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奠定团结协作的思想基础。班子成员如果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和理想信念,就不能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特别是在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的情况下,如何分工协作、妥善处理,加强班子成员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坚定信念、统一思想、搞好团结的理论武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就显得尤为迫切。党工委坚持中心组学习制度,年初制定详尽的年度学习计划,内容包括党的重大理论成果、方针政策以及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一系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施过程中再根据需要调整学习内容。每周调度会后1小时作为集中学习时间,要求班子成员在学习后结合自身情况撰写学习心得、评估学习效果,在下一次集体学习时交流。此外党工委还根据班子成员的特点,分别布置自学内容,并就学习要点和体会进行轮流互相授课。通过学习交流,班子成员坚持学以致用,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用以指导实践工作,提高了运用科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重大问题的意见、对党工委工作的决策都有了统一的思想基础,解决问题也就容易合拍。二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奠定团结协作的制度基础。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保证班子团结协作的关键所在,只有正确地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才有坚实的制度基础。
首先,完善各项民主集中制度。建点之初,党工委就充分认识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制定了《三重一大民主决策制度》、《领导班子民主议事制度》等一系列民主集中制度,从制度上保证了民主集中,给民主决策提供了制度依据。其次,严格执行民主制度。凡涉及劳务队伍引进、劳务单价确立、劳务结算审批、物资材料购入、重要人事安排以及其他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必须经班子集体充分讨论,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讨论决定须经与会人员签字确认并形成会议纪要。民主制度的实施避免了在敏感问题上影响班子团结,实现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和用制度协调化解班子成员间矛盾的目的。三是教育引导和谐共事,奠定团结协作的环境基础。引导班子成员多角度、多层次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优化班子团结协作的环境,营造健康和谐的处事氛围、催人奋进的舆论氛围、与人为善的关系氛围。党工委多次召开班子沟通协调会,制定班子之间共事行为准则。首先,坚持“两分法”看待问题。正确看待自己和别人,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不足,一分为二,过人之处要保持,不足之处要改进,多一些自知之明、少一些自以为是,功劳面前多讲集体,过错面前多讲个人。其次,坚持“权责”一体。正确处理权责之间的关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体,慎重看待手中的权力,少用权,多担责,多用手中的权为企业和职工谋福利,看淡名利、重视责任。第三,坚持“包容”共事。正确看待别人的不足,多些帮助、提醒和指点,少些埋怨、指责和讥讽。相互激励,一心一意在事业上拼搏,形成重事业、比贡献的竞争环境,摒弃杂念,胸怀大局,求同存异,互尊互谅。
通过班子团结协作建设,各班子成员间增强了协作意识,做到了互相配合不争权,相互信任不猜疑,相互支持不拆台,相互体谅不推诿,在共同工作中建立真挚感情,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让给别人,提升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