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网首页|新闻|宣教|文化|文学|摄影|文明|多媒体|史志
欢迎您来到企业文化网!登录|注册

工地上的“拼命三郎”

发布日期:2014-05-08来源:企业文化网
分享到:

在建筑公司黄山滨江名邸项目工地上,活跃着一群勇敢、勤劳、智慧的队伍,他们在建筑工地挥洒着汗水,将安逸深藏心中,用饱满的激情,演奏出一曲积极向上的和谐圆舞曲,在年轻人中,有一位佼佼者,工地上的“拼命三郎”——工程部长杨德志。

“杨部长,咱们先回去吃饭吧?”技术员小李一脸期待地说到。眼睛还盯在仪器上的杨德志,若无其事地说:“把线放完吧,回头下雨又得耽误了……”半小时后,天空飘起了仍旧透着凉意的小雨,杨部长又脱下自己的外套,将全站仪包裹得严严实实,带着小李,踏实地朝着项目部的方向走去。2011年走出校门参加工作的江西小伙杨德志,在建筑工地“摸爬滚打”快三年了,从五彩淮南到魅力黄山,他褪去了稚嫩、内敛,却获得了知识、技术、朋友等一批财富。

“父亲给我取名叫‘德志’,我得对得起这个名字,干出点成绩来。”杨部长骄傲地说。

在淮南山南项目经理部工作期间,负责四条路和四座桥的施工组织管理,杨德志组织现场夜以继日的加班,仅一月时间,提前完成了淮南市政府门前,市民广场路桥工程。

来到黄山项目部后,根据业主要求及施工现场实际,完成了施工总进度计划及外架、塔吊等重、难点方案的编制工作。雨季的到来,给现场大面积地下室施工带来不便,面对繁重的技术任务,技术团队经常加班加点,杨德志更是像“钉子”一样,从没离开过工作岗位。“跑趟工地泥土满天飞,编个方案鬓角白一片”,项目经理韩斌经常这样称赞自己的“爱将”。这位坚持每天早上六点半到工地,将晚上加班到深夜看作是家常便饭的小伙子,甚至为了编一个施工方案熬到凌晨一两点才休息。几个月来,工程进展顺利了,自己业务能力也提升了,很快便成长为工程技术骨干,由于心思缜密,技术工作也很少出差错。

春节后,项目大干冲刺的关键时期,公司相继承接了许多新项目,人员本就捉襟见肘的工程部相继又有人员外调,绝大部分技术工作便压在当时还是技术主管的杨德志稚嫩的肩上,而对于他来说,这种历练与机会是不容错过的,心底的渴望,让他迅速成长。一个人顶几个人用,杨德志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头,而已因此有了一个“拼命三郎”的“雅号”。一人身兼多职,在现场,他是技术员,也是施工员;在办公室,他是技术员,也是测量工。“杨部长不容易啊!”,这是包括现场劳务人员在内的经理部全体员工的共识。当被问到为何有如此激情的时候,性格腼腆的杨德志挠挠头说道:“作为一个年轻的技术人员,是责任心,让我把自己融进了项目。”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责任心”显得弥足珍贵,而从他口中说出来,显得那么铿锵有力。

大干期间,工地频繁进行混凝土浇筑,常常是24小时不间断地连轴转,每每浇筑混凝土的时候,他都会守在施工现场旁站学习,无论是经验丰富的施工员,还是一线施工的工友,都当过他的“师傅”。他也凭着一股子干劲,成为既是一名服务周到的工程技术员,又是一名朴实无华的现场施工员、材料员。

4月初,滨江名邸工程售楼部、13#、14#楼顺利封顶,杨德志同志由于表现突出,被公司任命为项目工程部长,工作真抓实干、任劳任怨,他是项目部的技术标兵,被大家誉为“工地技术之星”。同时在思想上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被项目党支部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对象。

“好好照顾自己,等有时间我就去看你!”这是杨德志对自己身在灵璧项目上的女友说的最多的一句话。(蒋玉杰 查高英)

文章录入:查高英      责任编辑:
相关阅读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01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