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将是一场重要而有价值的艺术实验。
如果说使用相机的摄影是我们在特定时空下对世界的切片,那么,手机影像在交互中流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与时间……也许,冷静与客观被感知与主观代替,远远离开了器材的本身,离开了对象所呈现的表征意义,进入了艺术家更为自然的释放,看似随意获取并流动影像,对应的往往是作者的表达,当我们探讨手机摄影在大众传播和流行文化上的显性意义时,那些前沿并具有先锋精神的艺术家们,是怎么样理解自由、开放、交互、共享的?又是怎样使用手机媒介进行创作来陈述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大众点赞”是当下流行文化中一种在网络场域上的标志行为。那么,艺术家拥抱新媒介和新文化所陈述的思考,在即时交互的读图时代回到大众文化那里,会遇到怎样的精彩?特别是公众对他们的创作结果是怎么评价?
这都是此次创作实验行为需要回答的问题。
瀚图影像拥有39万业界或非业界“粉丝”,这是一个公共资讯场所,也是一个被公众互动的重要平台……艺术家作品基于瀚图影像的微信公众号(hanfoto)的影像互动传播也是这次手机影像实验最具特色的一环。
手机影像将是一种媒体方式。
不同的时代将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文化,我们关注的是手机和互联网的交叠彻底改变了人类的视界纵深和表达空域,一切都在破坏和重新建立着,网络社会与虚拟世界的构建,摄影语言获得了极致的发挥,视觉文化与语言文化的互补和依存关系,摄影被推到了前台的位置。大众关系趋向呈现开放的多元化,这或是希望对被干扰的视觉习惯做出调整、适应,或认同、或让步或拒绝。
本雅明在工业时代提出“视觉文化正从传统的膜拜价值转向展示和表达价值。”
那我们如何看待如今信息时代的视觉媒体分享?
项目创作时段:2014年7月22日零点至8月12日24时。
将邀请20位艺术家参与,参与的艺术家均以静态影像的方式呈现作品。此次实验行为不设明确的主题,艺术家根据自我需要确定自己的拍摄主题。意在鼓励艺术家在规定时间内强调实验在不同创作取向下的自由发挥,以探讨手机介质视觉表达和艺术表达的多种可能性。
一 具体方式:
1、参与拍摄的艺术家须用手机拍摄,允许使用各种软件处理图像,可以附加图注。
2、作品须以组照的形式出现,每人至少提交10组作品。
3、须每两天在“瀚图影像”微信公众号上传发表1组作品。上传发表的作品可以参考九宫格的形式或其他多幅作品编辑呈现。
4、所有作品之著作权、与作品相关的肖像权、名誉权等法律问题,由参与者自行解决并承担相应责任。
5、瀚图影像微信公众号关注方法:
方法一:微信“通讯录”中点击右上角“添加”,选择“查找公众号”,搜索“瀚图影像”,选择关注。
方法二:微信“发现”中点击“扫一扫”,扫描下方“瀚图影像”二维码,选择关注。
二 学术展览
2014年11月1日,第五届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隆重展出;
2014年11月底,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隆重展出。
三 图书出版
瀚图影像邀请摄影理论家、摄影评论家组成编委会,撰写批评文章并收录公众的评价文字,结集出版图书《像流集—艺术家手机影像实验》。
四 纸媒专题
《中国摄影家》杂志专题刊发。
五 微信互动
瀚图影像微信公众号即时互动。
六 网络推介
影像中国网、蜂鸟网影像频道、瀚图影像网全程报道。
七 公众评论和专家研讨
项目同期展开来自网络的大众评论、点赞排序、留言互动,以及组织专家研讨、撰文批评。
参与项目的艺术家:
蔡东东、陈有为、大门、冯立、洪磊、姜健、刘铮、莫毅、邵文欢、宋永平、王劲松、王庆松、王轶庶、王征、颜长江、严明、阎洲、张巍、张晓、张小迪
发起人:
王 悦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
吴艳华 中国摄影家协会信息中心主任
曾 毅 摄影家、策展人
王 征 摄影家、策展人
大 门 摄影家、策展人
博 尚 摄影家、策展人
策展统筹:
博 尚
执行总监:
王海岩 瀚图影像CEO
主持机构:
中国摄影家协会新媒体委员会
中国摄影家协会信息中心
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艺委会
连州国际摄影年展艺委会
《中国摄影家》杂志
瀚图影像
蜂鸟网影像频道
二〇一四年七月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