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卫兵,新华社高级记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客座教授。长期从事中央新闻摄影采访工作,代表作《总理为农民追工钱》、《习近平为外宾捡眼镜》等。摄影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著有《奔波在战争前线》、《随访连战的日子》、《回望20年——一位新华社记者的採访手记》,以及摄影集《日本人印象》。《回望20年》获第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优秀作品奖。
优秀奖 《最美劳动者》 罗联永
《冲刺314米高度》 刘晓光
《石油工人》 林国瑞
《砖厂女工和她的孩子》 要振刚
照片均选自全国首届农民工主题摄影展(“中国中铁四局杯”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
昨天从北戴河归来,便匆匆赶往王府井看一个关于农民工主题的摄影展览。八九十年代采访社会新闻时,没少拍摄农民工题材的照片。2004年我拍摄的《总理为民工讨工钱》产生广泛影响,引发全社会关注农民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问题。照片发出去后,很多农民工不知从哪儿找到我的电话,诉说他们的遭遇和不幸,当时我也尽最大可能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但说实话,自己确实有心无力。此后多年来,自己一直关注农民工的生活生存和发展状态。我的著作《我们这30年——一个记者眼里的中国改革开放》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述当年采访农民工的经历和相关思考的。
中国是农耕大国,现在的城市人过去很多都是农民、农民工,后来一步步走进城市打工,逐渐变成城里人的。我的父辈就是上世纪50年代从河北农村来北京支援城市建设、慢慢变成北京人的,我周围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情况。可以说,绝大多数的城市人都和农民和农民工有着扯不断的血脉联系。
资料显示,十九世纪中期,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90%,20世纪80年代说起中国人口,人们习惯说“十亿人口八亿农民”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可否简单说,中国人从历史上看大多出身于农民,有很多当年都是农民工出身。截至2013年,中国城镇人口超过51%,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在中国历史上是个质的变化。
近年来,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下,农民工的生活生存状态有不少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很多农民工依然处于弱势群体的状态,生存生活就业教育等面临很多困难,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和扶助。没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的辛苦劳作,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和城里人现在的幸福生活。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光城里人实现梦想不行,还需要几亿农民工一起努力、一起实现。
如今摄影进入数码时代,摄影技术越来越简单,人人都可以掌握,但有价值的摄影内容、主题和照片并不多见。摄影技术和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摄影对当代现实和人物命运的关注永远不可忽略。从这个意义上说,全国首届农民工主题摄影展,选择了一个离生活最近、最能接地气的主题。这样的主题远比那些花里胡哨、虚无缥缈、无病呻吟的照片更能引发人们的关注。
应安徽摄影家协会主席陈志勇、副主席许国等老朋友的邀请,前往观看全国首届农民工主题摄影展(“中国中铁四局杯”农民工我的兄弟姐妹全国摄影大赛获奖作品展)。站在静静的展厅里,不知不觉看了两个小时。忙忙碌碌之余,静静的欣赏照片是一种享受,特别是欣赏有感觉有价值的照片。面对一张张反映农民工生存生活状态的图片,自己的情感也随着各种影像的变化而波动:石油钻井平台上浑身油污、像雕塑一般的群像,跨江大桥数百米高的桥梁上正在凌空作业的人们,砖窑里打工的母亲劳累之余给背在身后孩子喂饭,拥挤的车站里农民模样的父亲轻轻地亲一下孩子的脸庞,风雪中站在城市街头等待招工的农民工……
影像是客观现实与主观感受结合的产物。人有感情,照片也讲感情。一张真实客观、形象生动、有价值有内容的照片,通常可以感动人,引发人们更多的联想和思考。展览照片中有对农民工的关注与同情,有对劳动者敬佩和友爱,也有对他们通过劳动致富的期待和希望。为农民工办摄影展值得点赞。
文字不能替代照片,照片也不能穷尽一切。本次展览中,不少照片的文字说明过于简单化、公式化,照片的题目又过于“高大上”,缺少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背景情况的交代,摄影图片信息量不足,影响了照片传播价值和历史价值。真希望这种反映农民工的摄影展能一届届办下去,并且越办越好、越有影响力。
走出王府井世纪大厦里的摄影展厅,走进繁华喧闹的街头。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我不禁突然奇想想,如果这样的摄影展能办到城市的大街上,一定会吸引更多人观看……
《车站》 刘年
《降温》 王士龙
《赶路》 莫章海
《滞留旅客》 杨瑛毅
《工棚里的笑声》
《农民工的家》 盛红旭
《眼神》 盛红旭
《风雪中》 赵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