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延凤
苏句容人。196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历任句容郭庄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安徽宣城中学高中语文教师、年级主任,蚌埠市三中高中语文教师,蚌埠市文联《淮河》文艺诗歌编辑、市文协副秘书长,安徽省文联《诗歌报》编辑、编辑组长、常务副主编,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二级。现为安徽大学特聘教师,从事语文教学。
中铁四局的摄影艺术,我是熟悉的,看过他们不少优秀作品。
他们编印的《光影60年》摄影画册中,就保存着铁四局从战争年代以来的许多作品,这些作品已成为珍贵的史料;今天,从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河川,到公司每一位爱好摄影的干部、职工,都留下了不少优秀作品,特别是那些在全国获奖,争了金、夺了银的作品,我看过不少,被走南闯北的中铁四局建设者们大无畏的精神和豪迈的情怀所深深感动。
摆在我眼前的这本《美丽同行——中国中铁四局集团女职工摄影作品集》,再一次使我感动。
因为这里收集的,全部是公司女职工的摄影佳作。
这些作品,又从另一侧面展现出铁四局女性职工的风采。36位女职工,用她们手中的相机,与建设者同行,与伟大的祖国同行,与美同行。将劳动、生活中珍贵的瞬间留了下来。其中有许多优秀作品都获了奖。画册中的一帧帧照片,反映出的,正是中铁四局女职工昂扬的精神风貌。
牛晓筠的作品《雨夜鏖战急》,采用夜晚的光影效果,将风雨中鏖战的铁四局建设者的风采表现了出来,内容积极向上,艺术上也颇有独特之处。画面上色彩变幻,光电投射之下,暴雨来袭的夜色中的建设者们,个个挥汗如雨,虽然人影闪烁不定,但体现出的正是劳动创造世界的主题。
另一组《战士暮年》,中间是老英雄今天的一张大照片,他胸前佩戴着许多奖章,手中有一本铁四局的《光影60年》影集,而身旁的矮橱柜上摆着一幅他年轻时的小照,胸前佩戴着同样的奖章,两张照片相映衬,说的是时光流逝,时空变化。大照片的下方、右边,分别排列着记录他日常生活的五张小照。这样的安排,通过对比、组合,将战士暮年的主题,就凸显了出来。
她的《工地小候鸟》,同样采用了组合的方式,将妻子带着孩子到建设工地探亲的情况,拍摄下来。表现的是职工在外特殊的亲情生活,抓住的是一些难得的镜头,为新时代的建设者们留下了真实的故事。
这些作品都体现出了英雄主义的主题,牛晓筠的风景照,也是意味深远的,颇具艺术性,《冬日包河》就是这样。
对于合肥人来说,那么熟悉的包河,在她的相机下,似乎有些陌生起来了,和平常不一样了。原来,她所展现的是包河的雪,镜头将雪色、水光、游人、曲桥、倒影,全拍摄下来,构成了一幅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绝美图景。构思是十分巧妙的。
表现中铁四局人精神风貌的,还有一幅马易难拍摄的《沙尘暴中的梧桐泉特大桥》,也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幅照片,以漫天的沙尘暴为背景,画面中心是正在架桥的桥墩,安装吊车就在桥墩上,那“中国中铁四局集团”的几个字虽小,却体现出中铁四局人精神风貌的主题,这幅作品,作者的构思是深刻的。
这本摄影作品集中,优秀作品很多,构思都有个性,意境深远。
张宝辉的《晨曲》中,水、天、树、和倒映水中的天空、树影,给人以无限的美感,画面中没有一个人,呈现的是纯净的自然,树在水中,连地面也见不到,这样的画面上,流动着的,都是自然美。
而《西风赋》则是张宝辉的另一幅作品,作品中,一抹红色出现在画面的中间部分,亮色中所显现出来的,只是几个风力发电厂的塔架,这些塔架在画面中,虽然很小,却是体现主题的,虽只有风塔,不见人影,但建设者还是在我们的心中。这里应该是新疆等风能充足地区的一角。作者同样是讴歌建设者的,她抓住了时间的节点——凌晨,天地寂静,一言不发,只有三叶风轮,无声地转动,在西风吹拂下,唱着建设者之歌。传递出的,是一种单调而又悠长的特殊的美感。
张宝辉的《母亲》摄的是人物,2012年荣获“和谐之美”第二届中华女性书画摄影大赛优秀奖。她将一位少数民族的母亲和她背上的孩子,拍得那么自然,那么动人,孩子的安静,母亲的慈爱,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高淑清的摄影同样很有特色,她的作品充满了流动感。其中,一帧《水之恋》,画面上,江水激流中,一只小鸟静静兀立于洪流中一小块凸起的石头上,小鸟望着滔天激流,流露出的是相依相存的意味,故名之为《水之恋》,那排天的大水,那兀立于石头一角的小鸟儿,令人过目不忘。
画册中还有许多优秀的让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朱晓晨的《风动》,刘秀芝《江流日夜唤秋声》,都是这样。
《风动》,将风从高高的白桦林吹过,林梢被风吹动的动感表现了出来,静静的画面中,似乎能听得到风的声音。
《江流日夜唤秋声》,色彩明丽,岸草、秋树、江水、天空,倒映在一弯江面上,没有人影,只有美丽的秋色。
房素琴的《牧歌》、《春曲》同样富于艺术特色。
《牧歌》中四面山塬中有一方草地,草地上散落着珍珠般的羊群,构成了一幅静美的牧场图。而《春曲》则将油菜花盛开的山野、随地势而蜿蜒的油菜花地,就如同婉转的歌曲一样,表现了出来,用《春曲》来命名,同样饱含着诗思。
杜娟的《来人了》,巧妙地抓住了一个瞬间,将一位藏族孩子见有人来时的神情、身姿,抓拍了下来,孩子站在木栅栏的门外,正欲返身向里走,向家人去报告,喊“有来人了”。
这些作品的艺术性都很强。
它们体现出了作者的诗意的构思,画面内容的选择都与主题相关。
这些作品,不仅与祖国、与建设者、与大自然、与生活、与作者自身,紧密相连,体现出主旋律,而且在艺术上,也各具特色。
艺术创造,强调的是“客观外物主体化,主观精神客体化”。善于运用外物表现作者的诗思。
这一艺术创作的规律,在这些作品中,在这本摄影作品集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些充分说明,铁四局的摄影作品,已经越来越成熟了。
摄影爱好者们不仅紧跟着时代的步伐,表现出时代的主题,而且艺术性也越来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