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铁四局杯”第30届全国专业报新闻摄影学会年赛获奖作品——最佳图片故事类铜奖《坚守自主品牌的汽车智造者》组照 王芯克 摄
两年前,20岁的多基从四川藏族自治州来到浙江中部的方岩山下,在一家自主研发国产品牌的车企找到了第一份工作。他所在的班组负责检测车辆底盘,他们的职责是确保车辆高质量、无故障下线。以这份工作作为职业起点,这个藏族小伙备感自豪。
在2016年9月闭幕的G20杭州峰会上,众泰等国内自主品牌的智能汽车首次上会服务,成为引人瞩目的亮点。在融合了“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元素的国产车背后,有成千上万像多基这样的年轻人,为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默默工作着。
“80后”的李建是一名大学生,毕业后来到众泰成为创新尖兵。他在车身密封条、升降器、门锁等零部件的攻关上,完成技术改进一百余项,保证了多种自主品牌车型的顺利上市;他主持的电动吸合门的技术攻关,打破了国外技术的垄断,走在了国内自主品牌前沿;在优化四门锁结构技术上,实现单车降成本40元/台。李建富有创造性工作方法,影响了身边很多年轻人。
2016年初,浙江众泰车间主线班班长赵永良发现,他们的智能汽车生产线在生产过程中时常碰伤车身右后三角框经线,有待改进。他当即召开班组会议研究解决办法。员工们结合自身操作经验,边琢磨边支招,最终想到调整主线班支撑块的办法,让生产线上的大问题在班组内就得到了解决。
在左侧围班,一个关于焊钳增加转盘的改革方案提上了议事日程。焊接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最为广泛,焊钳的得心应手对于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来说至关重要。以前使用的焊钳灵活性差,焊接时需要多次改变角度,费时费力。员工们结合实践想到了在焊钳上加装转盘的办法。建议被采纳,班组集体参与改良。灵活多变的转盘焊钳,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保证了焊点质量。
一项项改革创新项目获得成功,使得大家的团队意识也得以增强,这种工作态度和热情还从车间延伸到了宿舍。在宿舍,从鞋架到桌子床铺,从走廊到阳台,所有生活用品摆放有序,如车间流水线上的产品和工具一样。用员工的话来说:“在外工作,我们有了第二个家。”
记者手记:
企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传奇,它还有这个时代赋予的精神力量。拍摄国产汽车制造,不是孤立地记录一种车型,一个车间,一家企业。而是用影像对坚守自主品牌的汽车人的一颗中国心、一种民族情、一个汽车梦的赞美。
今年是我国第一辆自主品牌汽车——解放牌汽车下线60周年。与西方汽车制造业相比,中国汽车制造整整晚了半个多世纪。然而,一代代汽车人抱着理想和希望,摆脱封闭,历经风雨,走出了一条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汽车发展之路。
青年时报 王芯克 摄影报道